医药O2O新动态
7月1日起,北京参保人员可在美团、京东两家购药平台使用医保个人账户,在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线上购买非处方药品。此前,上海、浙江、辽宁、广东、四川等地已通过不同形式落实线上医保购药政策。今年以来试点进展格外迅速,如广东一次性官宣佛山、东莞、中山等七城启动线上医保购药;上海则在短短数月内从试点进展到覆盖全城,现有近千家药店实现线上购药直接医保结算。 各地线上医保购药试点的形式和药品种类各有不同,存在“一城一策”的现象,但都将本地即时零售模式作为唯一选择。这使得外卖买药平台首先尝到行业红利,实质利好早早布局即时零售的大型连锁药店。 以美团买药为例,其在即时零售市场有着绝对的市场优势。它覆盖全国3000个市县区镇,提供超过8万种药品,连接全国超过25万家药店(近15000家24小时药店),平均30分钟送达。目前美团买药已在北京、上海、青岛、东莞、上饶等城市开通外卖买药医保支付服务。5月底北京市医保局宣布开展非处方药品线上支付系统测试工作后,6月美团买药平台北京用户医保关键词搜索月环比增长超过2倍。官宣首日,北京地区医保关键词搜索量激增18倍以上。 在青岛,漱玉平民大药房在青岛美团买药入驻门店80%以上都开通了线上医保支付;在上海,第一医药、海王星辰、益丰大药房等也已接入。 从行业整体来看,据米内网预计,到2030年零售药店 O2O 的规模占实体药店份额将升到19.2%,如果线上医保全面开放,这一份额将升至32.1%。此外,2023年1-8月医药 O2O 市场增速32%,销售规模达80亿元。其中,直送店是 O2O 市场主要渠道,销售额达57亿元;快递店增速亮眼为45%,销售额达23亿元。 除了美团等原有玩家,其他企业也在纷纷入局。例如顺丰同城入局医药即时配送,推出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一体化医药配送综合物流解决方案;京东健康于11月中下旬发起 O2O 买药“无门槛包邮”活动,从北京扩展到上海、广州等全国12大城市。 随着线上医保支付的逐渐普及,医药 O2O 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。对于线下药店而言,面临着更大的挑战,需要提升精细化服务能力,加强区域化私域流量运营和服务,积极拥抱数字化营销和服务,或与 O2O 平台合作来发挥自身优势。而对于线上平台和大型连锁药店,如何借助政策红利,提升数字化和监管能力,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,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。同时,监管部门也需加大监管力度,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,促进医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。
中康CMH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医药零售O2O市场销售规模达124亿元,同比增长22%。其中,直送店为O2O市场主要渠道,2023年销售额高达90亿元,同比增长23%;快递店2023年销售额达34亿元,同比增长20%。 从各季度情况来看,2023年1-10月总体增速为30%,销售规模达101亿元。2023年第四季度,Top10连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六成。 在2023年医药电商O2O市场中,拜耳、华润三九、强生位列前三。急用常备药感冒用药、胃肠用药、皮肤用药是医药O2O市场规模最大的三大品类;受疫情解禁、甲乙流爆发、新冠二阳及肺支原体感染影响,疫情四类药呈现高速增长态势,其中感冒用药市场表现亮眼,规模排名跃升至第一。 O2O市场的处方药销售占比持续上涨。中康CMH统计的医药电商-O2O市场数据显示,2023年第四季度,处方药销售规模占比为44.6%,与非处方药接近;2023年各处方性质药物的增速同步放缓,其中,处方药增速略快于非处方药和保健品市场表现。 医药O2O市场的具体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市场情况而有所变化,建议关注相关行业报告和市场动态以获取最新信息。